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助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科研平台建设实践与

来源:高教探索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一、引言 《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?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》(教职成〔2019〕5号)明确提出: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,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,建设集人才培养、团队建设、技

一、引言

《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?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》(教职成〔2019〕5号)明确提出: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,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,建设集人才培养、团队建设、技术服务于一体,资源共享、机制灵活、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,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,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。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,建设兼具产品研发、工艺开发、技术推广、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,服务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[1]。

从国家政策可以明确看出,国家对高职院校重新定位,其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重点服务企业,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,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,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。

二、科研平台建设现状

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,以工科为优势的高职院校。2013年根据自身以水利工程、水利机械为主的学科专业特点,申请建立“日照市水工机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”,获得山东省日照市批准。2015年日照市启动工程实验室建设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支撑。我院在“日照市水工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建设的基础上,成功申报获批了“日照市智能水工机械装备工程实验室”。通过以上两个科研平台的建设,实现了与日照市科技局、日照市发改委、日照市水利局、日照市水务集团和日照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科技合作交流,锻炼培养了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,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,实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合作共赢,助推日照区域经济发展。2018年获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建设“山东省水工机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”,将服务领域由日照市扩大到山东省。通过7年建设,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的逆向三维设计软件实验室、VR机械零件仿真分析平台和先进水利机械重点实验室,已逐步成为我国区域性水工机械研究开发重点机构,为区域经济行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。获国家专利26项,其中发明专利6项,获“全国水利职工创新成果”一等奖1项“山东省科学技术奖”三等奖1项“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”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3项;获“山东省农林水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”一等奖1项、“山东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奖”二等奖1项,在《中国造纸》《机械工程与自动化》《纸和纸业》《中华纸业》《中国教育教学》《造纸科学与技术》《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》《山东水利》等期刊上发表教科研论文50多篇,其中,中文核心期刊30多篇,EI收录5篇。

三、科研平台建设实践

(一)培养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

根据科研创新平台发展目标和企业任务需求,在科研平台建设过程中,吸纳企业、行业科技专家、技能大师与青年教师一起,成立科研创新团队。通过名师引领、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技能大师的传帮带作用,以企业科研项目为依托,培养锻炼青年教师队伍,提高他们的应用研究能力,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,逐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、梯次有序、理论知识扎实、技术技能过硬的专业“双师型”科研创新团队,为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[1]。

7年间,通过科研平台先后培养出国家级技术技能大师1名、山东省教学名师2名、青年技能教师1名,10名教师获“高级技师证书”,1名教师获“注册电气工程师”证书。

(二)项目驱动,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

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科技创新,打造本行业最优质产品,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,技术进步,为企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。以科研项目为引领,以工作任务为导向,在教师的指导下,让学生参与完成整个科研项目。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,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、探究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,为走向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7年来,先后有300多名学生在科研平台实践锻炼,每名学生累计在平台工作的时间6个月左右,至少参加完成1项科研项目。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奖35项。2018年有11位学生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“齐鲁工匠后备人才”,另有17位学生被教育厅列为2019年“齐鲁工匠后备人才”培育对象。同时有很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直接从事技术工作,有很多学生成功考进本科院校继续深造。因学生综合素质高、实践动手能力强,不仅就业层次高、起薪高,而且一直供不应求[2]。

文章来源:《高教探索》 网址: http://www.gjtszzs.cn/qikandaodu/2021/0515/850.html



上一篇: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纳税会计实务课程改革探索
下一篇:农村产权交易的实践与探索

高教探索投稿 | 高教探索编辑部| 高教探索版面费 | 高教探索论文发表 | 高教探索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高教探索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