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黄埔|三所高等院校官宣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办

来源:高教探索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11-1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广州大学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……今年9月,三所高等院校纷纷官宣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开办了研究院(研究生院),目前已有1600余名研究生进驻。人们恍然发现
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广州大学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……今年9月,三所高等院校纷纷官宣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式开办了研究院(研究生院),目前已有1600余名研究生进驻。人们恍然发现,这座产业新兴之城已经悄然加速布局高等教育聚集高地,为知识城的“知识”之名填上了应有之义。

近期,知识城“出圈”热度有增无减,随着近日《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(2020—2035年)》(下称《规划》)在广东省政府网站上公布,面向到2035年知识城将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的目标,一系列动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。

知识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,也离不开高等院校的技术和人才支持。根据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的未来规划,这里将划出4.6平方公里土地,打造成为辐射湾区的创新人才教育中心与高端职业培训基地,发挥研究院校集中优势,发展集高等教育、科技研发和职业培训三大功能。

着眼于未来,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副院长石晓龙教授倍有信心。日前他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,畅谈了黄埔研究院的发展远景。目前研究院已有五个院士团队和约500名研究生入驻,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容纳800名教学科研人员和5000名研究生,并在多个前沿领域探索科技成果转化,借助知识城的高端产业集群之力,共同助力黄埔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。

走进位于海丝知识中心的广大黄埔研究院,独特的校园特色扑面而来。与传统的林荫大道、绿荫操场、教学楼群构成的传统院校风景不同的是,研究院坐落于商务楼宇群中,一间间课室和实验室崭新而明亮,每位学子还有自己的独立办公桌,条件十分优越。环顾四周,与之相邻的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,学校之间共用公共活动场地,学生交流十分便捷。

“这是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为我们提供的免费办学场地,因此研究院才能这么快建立起来,”石晓龙说。这种“拎包办学”方式极大催化了双方的合作速度。

谈及广大黄埔研究院与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的“牵手”,进展也非常快。2020年1月11日,双方会面初步达成合作共建意向后,4月9日,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/研究生院便宣告正式成立。

双方迫切的合作心情,源于对高端科技创新领域深入探索的渴望。一方面,中新广州知识城已经走过了第一个10年,形成八大支柱产业集群,在科技创新驱动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创新主体加入;另一方面,广州大学近年来学校综合排名不断提升,在网络安全、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、5G应用、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有了新的研究成果,可以结合企业、社会发展需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。

由此,广州大学与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一拍即合,双方“强强联手”、产教融合,利用黄埔区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、产业政策优势,共同探索校区合作共建融合共享体制机制创新,将有效提高相关学科领域科研创新、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。

这个合作案例,仅是该区打造科研高地的一个缩影。为了引进这三所研究院,该区召开专题工作会议30余次,解决规划用地、施工建设、资金保障、人才签证、子女教育、文体设施、医疗保障等问题,最终按期完成投入使用教学科研场地6.3万余平米、学校宿舍700多套。三所研究院从洽谈、签约到研究生进驻,仅用6个月时间。

以海丝知识中心为起点,黄埔区、广州开发区筑巢引凤,更多的力量正在知识城科教创新区中投入。以广大黄埔研究院为例,未来会在科教创新区建设二期工程,教育教学科研及生活建筑等30多万平方米,建设用地不少于150亩,建设周期约为36个月。

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。近年来,知识城凭借着新兴产业基础和政策导向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院士专家团队进驻,大大增强了服务黄埔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。

在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的建设中,人才团队可谓是星光熠熠。依托郝跃、张景中等八位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团队,聚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信息与通信工程、5G应用等重点领域,全面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、高层次人才培养。

其中,广大黄埔研究院就安排了方滨兴、张景中、郑志明、杜彦良、叶思宇等5支院士领衔的高水平科研团队,驻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、计算科技研究院、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研究院、智慧交通与安全研究中心、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等七个高水平科研平台。

文章来源:《高教探索》 网址: http://www.gjts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1113/463.html



上一篇:广东高等教育的几次“先行一步”
下一篇: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体系建设的未来构想

高教探索投稿 | 高教探索编辑部| 高教探索版面费 | 高教探索论文发表 | 高教探索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高教探索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